DSC_0026.JPG 

魚兒快樂嗎?

快樂之魚.bmp 

(原文):

莊子〈秋水〉云: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譯):

根據高柏園的分析可以闡示如下

1.莊子:魚樂。
2.惠子:莊子不是魚,怎麼知魚樂。
3.莊子:惠子不是莊子,怎麼知莊子不知魚樂。
4.惠子:我不是莊子,當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樂。但是,莊子不是魚。       因此,你不能知魚樂,亦是必然矣。
5.莊子:讓我們從頭開始。你惠子剛才已說「你(莊子)怎麼知魚樂」,這       句話,這表示你不是我而能知我知魚樂,否則,你根本也不會問
我這個問題了。既然你不是我而能知我知魚樂,我當然也可以知      
魚樂了。

(辯論焦點): 

惠施的觀點是 人只能自知  不能他知   而莊子的觀點則是 人既可自知  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分析):(轉載網路文章-摘要)(原文作者:高立穎)

在思想上,莊子認為:人必須自覺人的存在,是和無限時空中大自然的有機運作,息息相關的。人必須要用自然來關察「一切」。自然像是一個渾沌,人也要像一個渾沌。換句話說:人不要從他人而畫出自己,不要從自然而畫出人,不要從無價值而畫出有價值,不要從過去和未來畫出現在,不要從死亡畫出生存,不要從無限畫出有限。這樣才能超越束縛而得到自由。這就是莊子哲學最不同於諸子百家的地方。莊子的哲學是自由的哲學。是把生命放入無限的時間、空間去體驗的哲學。

惠子在藝文志之內被列為名家,雖然他沒有俱備一個完整體系的著作,可是惠施可以說被尊為中國邏輯學派之一的大宗師。要了解惠子,就先要了解什麼叫做名家。「名家」這一個名詞是漢代區分學術類別上的一個表現,而且這個學派和儒家、墨家、法家等家各以其學派的實體存在著,各有其理論的依據
,可是在本質上卻是性格迥異的。而在先秦的名家當中,比較著名的有惠施、公孫龍、鄧析等人。有些人認為名家可說是中國的邏輯學派,其中惠施、公孫龍更是以詭辯為他們研討的中心。

由濠梁之辯可知莊子不但主張「物化」,且主張「通萬物」,故齊物論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所謂「通萬物」,是指「物化」的極致。如果沒有做到「物化」,就無法「通萬物」。「物化」是指自己與某物沒有任何差別,而「通萬物」,則是自己本身與萬物已融為一體了。必須與萬物融為一體,才能合於自然的妙道,而「物化」不過是其中必經的步驟而已。

莊子主張化除二元相對的關係,去除相對關係的分別與比較,故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無論是大與小、貴與賤、是與非、彼與我都可以呈現渾然為一體的狀態,進入無分別可言的境界。所以莊子只要站在橋上,就可以知道濠梁之下出遊從容的魚樂。由此可知,莊子他超越了二元對待的關係,將人與魚
、物與我之間那種相對的關係,化為無有的對待,因此而達到了人魚如一、物我無間的「無待」化境。莊子「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渾化對待為「無待」。莊子止息了「分別之知」的運作,進入了心靈結構的上層。

但是,為什麼莊子可以感覺得到魚樂而惠子卻不行呢?這是因為他們心靈上的境界的不同的緣故,所以莊子得以進入無待之境,並且深切的體悟魚樂,
惠子受到了「分別之知」的主導,區隔了人與魚,將物與我分為相對的兩邊,也就是說他是處於二元對待的關係之中,因此可說是他們二人的心靈上的境界有所不同。另一個原因是「直覺」。莊子混同人和魚、物與我的心靈,即是依「不落兩邊,無所對待」的中道所建立的「無待之心」,「無待之心」空靈而不執著,使他得以「直覺」感知魚之樂。觀看莊子所說的第一句話及最後一句話即知:「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我知之濠上也」,在此,我們看不
到任何有關於「分別之知」的分析思辯,而是很單純且直覺的感受到魚的快樂
。也就是說莊子是以「無待之心」的直覺而知魚之樂,這個自然不是「分別之知」所能到達的境界,所以惠子沒有辦法感受到魚之樂。說出「鯈魚出遊從容
,是魚樂也」的莊子,其精神是處於不被任何對待關係牽繫的絕對自由之境。
正是一種「精神自適自得,一無拘繫羈絆」的逍遙。

在莊子逍遙的世界中,他不能忍受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是非對錯,及其對認知的束縛。莊子知道,知識和文字所能表達的,是有差距的,所以莊子希望做到得魚忘荃,得意忘言,得道忘知的功夫。人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對於一切的可能性予以尊重,莊子對於自由與認知的堅持,最終的目的就是在於解放人的思維,思維的自由,也只有在人的精神獲得解放之後,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也只有此時人的意志才能自在的翱翔於認知的天空。

莊子的思想有其特別的地方。他的基本立場在於在大自然萬物之中來追尋道。首先,要把各種外在有形的限制排除,例如:空間、時間、生死、義利,第二步就要設法回歸內在,因為一個人一生中所接觸到的苦樂,都是由他的自我所造成,也是自我在感受這些苦樂的,為了回歸內在,莊子提出了三個步驟
。第一,要弄清楚什麼叫做知,第二,從知回到心,第三,提升到天人合一。所以,道家思想在發展到莊子的時候,就是要化解外在的限制,回到內心思考一下,從人的知,回到人的心,把人的精神狀態掌握住,讓它不受外界的干擾
,然後向上提升。提升到最後就可以跟宇宙化而為一

一個人如果精神到達「天人合一」的層次,且與道和諧而遊,對他來說,人生將不會有任何困難的。

從莊子「魚樂」論道家「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及其所關涉諸問題〉中主張,「魚樂」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一朵花可以看到天堂,一粒沙可以看到世界」,在莊子「萬物通」與萬物心境交融的情況之下,我想可以用這一句話來形容吧!

,莊子主張魚在水裡面完全忘記自己是魚,完全忘記自己跟外物有什麼差別,在裡面悠遊自在,我們人應該也要像魚一般忘記自己和外物,這樣,才能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才能夠和魚一樣的快樂。

總之,莊子在道與物上面,總是重視要「合一」,道與物是生存在一起的
,莊子把握住個體的生命,認為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萬物的內部都有道的存在,所以世間萬物都是道的一體。並且它任順時空渾然一體,最後從心以適道。所以莊子打破了物我之間相對的觀念,然後「還歸自體」,也就是說他打破了相對之後,並非使自己獨樹一幟,不然的話,這樣又會產生了另一種的相對。真正的絕對存之於相對中,真正的打破相對,乃是還他一個絕對。

莊子與惠子這一場重要的辯論帶給了後人很重要的啟示,而這些啟示並不是在探討誰勝誰負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惠子的辯論是採邏輯的方式,推理嚴密。而莊子的辯論是以他從大自然獲得的智慧基礎,加上他的修持功夫所產生的特殊能力,與萬物相感應,來回答惠子的問題的。

追根究底,為何莊子與惠子會有這一場垂名千古的辯論呢?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中心思想的不同,這個差異導致莊子很直覺得表示魚是快樂的,當萬物和道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就已經沒有物我的差別了,因此莊子可以說是感性的。惠子帶有邏輯學家理性,他不相信物我是沒有差別的。既然他們的立足點很背後的思想理論截然不同,那麼我們就無法去判定誰勝誰負的,因為那是沒有意義的。而值得我們去細細體味的,是他們的精神和他們的中心的價值觀。

(子昆的觀點):

 領悟人生的"妙智慧"(即六祖壇經 所謂"見性") 與羅輯演繹推理或歸納所得的"知識" 是不一樣的  "思量即不中用" (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一有"思量"(思考推理)  就落入 文字符號的名相與對待中  是為"理障" 依照五祖弘忍大師評斷"仍未見性" 所謂"妙智慧" 有如當頭棒喝 靈光乍現 剎那領悟 豁然開悟 無有滯礙  惠子學富五車 知識淵博 但卻只是"知識"而已  莊子則更上一層樓 已經有了六祖壇經 所謂"見性"的境界 ("妙智慧") 所以我給莊子更高的評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