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1287.JPG 

原文: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翻譯:
弟子阿難說: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親自聽到如來佛說的。在說此經的時候,佛是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與有德性的高僧及各弟子,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共同生活。那時候已經是快到吃飯的時刻。大夥兒穿上了架裟,拿著盛飯的缽,由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完了,便回到原處吃飯。佛吃過了飯,就將衣缽收拾乾淨,也洗淨了腳,親自在地上鋪好座位坐下來。

子昆觀點:

這一章 記錄佛為眾生說法之前 所做的準備工作  表面看起來 沒有什麼玄妙高深的大道理  盡是簡單平常的日常動作  卻也最務實 蘊含最高深的道理

<著衣持缽 乞食 還至本處 吃飯 衣缽收拾乾淨 洗腳 鋪座> 就是這些平凡的 日常的動作而已 卻記錄在金剛經 第一分裡 顯見其 非比尋常

 我的小小體悟是: 

  道理本來就在日常生活中  從小地方  就可以看到大格局 所謂"小地方" 不是說其"小" 就不重要 只是覺得"它" 沒有拖泥帶水 沒有多餘累贅 沒有猶豫不決 而且是必然的"關鍵"所在  一個"大"人物  必然有無數的"小地方"而成其"大格局"的  我看世尊這些"小"動作 正所以說明世尊是"大"人物  其實大與小 或是小與大 這個時候 已經沒有什麼分別了 

吃飯的時候 就是吃飯 不想喝茶的事  喝茶的時候 就是喝茶 不想吃飯的事  聽說這就是"禪境"  物來則應 過去不留 沒有罣礙 "治大國 如烹小鮮"(老子) 同樣的道理 做大事 也如烹小鮮 舉手投足 談笑之間 大事化小事 小事化沒事 以小御大 其瀟灑從容之姿 不過如此吧   所以世尊 著衣持缽 乞食 還至本處 衣缽收拾乾淨 洗腳 鋪座 正所以 有大內容 要告知眾生阿 ! 

再說 世尊成佛前 也是"眾生"之一  也要飯食 維持凡胎肉身體力 才能弘法 世尊初摸索修道時 曾厲行苦行 終至餓昏 被牧羊女救起  餵食羊乳 始恢復體力 世尊從此乃棄絕不切實際的苦修法門  轉趨現在我們論列的佛法 金剛經 是釋迦牟尼佛論述佛法最重要的記錄之一 所以會在金剛經的"法會因由分第一" 談起 乞食 還至本處 收拾 洗腳 鋪座諸問題  應該有其深遠道理的!

我很欣賞 言語簡潔 舉止從容 氣氛瀟灑的典範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所述說 頗有這份味道  我很喜歡!  

(註:)<回歸本來 道在日常> 應是本篇旨趣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