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寫老子三寶  

道德經 67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天下人都告訴我「道」太大了,什麼都不像,正因為道太大了,所以什麼都不像,要是它像什麼,那早就銷損殆盡了!我有三條寶貴的原則,一直持守而珍惜著它,一是慈愛、二是儉樸、三是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因為慈愛所以勇敢,因為儉樸所以寬廣,因為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所以能成就大器。要是,你捨棄了慈愛卻好勇,捨棄了儉樸卻只浪費,捨棄了謙讓卻只爭先,這麼一來,你就死定了。要是能夠慈愛,那一旦戰爭才能得勝,守護起來也才堅固;上蒼救人是用祂的慈愛之心來衛護他的。

釋義:

慈何以能勇?慈是由衷心發出的,這種力量表現在人事上,有如慈母救子不顧一切的勇敢。儉何以能廣?儉不僅指用財而言,知識精神都當要節約。韓非子解得好:智士儉用其財則家富,聖人寶愛其神則精盛,人君重戰其卒則民眾,民眾則國廣。不敢為天下先,何以能成器長呢?這就是老子的「欲先民,必以身後之」的「居後」道理,亦即「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居後」必須以眾人的心意為心意。無為而居後,萬民就無不秉意擁戴了。

  

胡適在《秋聲》詩的《序》中 舉例論述很貼切

「此三寶也,吾於秋日疏林中盡見之。落葉,慈也。天寒水枯,根之所供,不能足萬葉之所求,故落葉。落葉所以存樹本也,故曰慈也。儉之德,吾於松柏見之。松柏所需水供至微,故能生山石間水土澆确之所,秋冬水絕,亦不虞匱乏,以其所取廉也。松柏不與群卉爭妍,不與他木爭水土肥壤,而其處天行亦最優最適,不獨以其儉,亦以其不為天下先也。故曰,吾於秋林得老子三寶焉,乃詠歌之,不亦宜乎﹖」可參看《胡適留學日記》(一九一六年一月九日)。

王邦雄教授《老子的哲學》中對老子三寶相關的論述:

老子的生命精神的內在根源在母德之慈  其發用於外的道紀法則  在無為之儉  其表現而出的生命情態  在守柔之弱  母德之慈  是無心而徧在  無為之儉  是無為而無不為  守柔之弱  是不爭而常和  分別說為三  統言則實一  以其無心無為  守柔不爭  根本是體用之不可分  由慈而能勇  由儉而能廣  由不敢為天下先而能為眾人之長  反之  不慈  則好勇取勝  殘暴無情  不儉  則濫用邪智求其識廣貨足  多藏厚亡  爭為人先  則進銳敗速  此即為老子「三寶」以「道」為本源之最重要的哲學內涵  

 

 傅佩榮教授論老子的三寶:

首先"慈"是指母親的愛  老子把道比喻為萬物之母  因此  一個人悟道之後  就會由道的眼光看待萬物  表現慈母般的心胸  包容所有的人與物

其次"儉"是指對萬物要珍惜  由此使人人皆不虞匱乏  這個觀點在講究節約能源與愛護地球生態的今天社會  特別具有先見之明  社會動亂的主要原因是貧富差距太大  富人不知節儉又不肯布施  這個世界如何會有光明的未來?

然後"不敢為天下先"可以簡稱為"後"或"讓" 老子主張"聖人"擔任統治者  但是聖人的修養是"悟道" 因而他的統治是服務導向的  絕不帶有爭名奪利的動機  但是  世間真有這樣的聖人嗎?真有的話  他有可能出來領導百姓嗎?這是老子所要面對的質疑 

後記:

上舉三位學者的見解並列 論點略見不同 卻是大同小異 老子三寶中的"慈"與"儉" 大抵英雄所見略同  唯獨"不敢為天下先"讓人有態度消極之慮  事實上 了解老子"柔弱勝剛強"的一貫理論 就不難了解 "不敢為天下先"並不是消極的想法  而是"深謀遠慮"的表面現象而已 事實上 仍是符合"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道理的  <不敢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中 "能成器長"一語  猶言"君子不器" 見 20120803 貼文<不器賦>

老子有三寶 表面看 似乎簡單平凡  卻蘊含老子深厚的道理  不能小覷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道學筆記
    全站熱搜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