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公告
1.本部落格轉載 如有涉及侵權 敬請告知 必立刻移除 謝謝! 2.歡迎蒞臨 觀閱指導 謝謝!

目前分類:沉思修養 (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1128.JPG  

20110730 午後 某時某刻 在新竹交通大學 可能是學生活動中心之類的建築物內 所留下的剎那鏡頭 再平淡 再平凡不過 卻有剎那即永恆的震撼 

這是小孫 女婿 我 三人 同時在交大的理髮廳理髮 理完髮後 同時出現在鏡頭的畫面  原本 只有小孫一個人要剪髮而已 全家卻應小孫要求 浩浩蕩蕩給予支援 在太太女兒的慫恿下 我及女婿 陪著小孫也一齊低頭"下海"理髮 並相約 下次祖孫三人再一起來交大理髮 

女兒也無意間 按下快門 留下這張 室內只見身影輪廓 窗外卻 綠意盎然 陽光燦爛 的相片

我想 像這樣平凡的場景 這樣平淡的事情  這樣平常的感觸

卻彷彿劃過時空 超越宇宙 剎那變成了永恆

前賢智者 所說<一切即是一 , 一即是一切> 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

文章標籤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01312.JPG  

高手 無招勝有招 (圖為 菩提達摩祖師聖像 銅鑄)

達摩面壁.bmp  

 

閱人無數  世界上什麼樣的人都有  我發現有的人

外表平淡無奇  骨子裡  卻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好像龍 

他忠於原始 不失其野  又好像熊 

高瞻遠矚 敏捷勇猛  又好像鷹 

真誠寬厚 熱心擔當  又好像牛

我讀道德經15章 有如下的述說 很能將上面的風範  從另一個角度 做另一方面  淋漓盡致的描寫:  

(道德經15章原文 :)

      

(意譯:)(轉載網路)

古時候,那善於修道的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深涵於道,難以了知。正因為他深涵於道,難以了知,因此我勉強地為他做一番描述形容。他遲疑審慎像是冬天涉過河川上的薄冰一般, 他猶疑拘謹好像是畏懼四鄰的窺伺一般。他莊敬恭謹好像是賓客一般,他除去執著好像冰雪銷融一般。他敦厚樸實好像未經刨開的原木一般, 他胸懷寬廣好像幽深的山谷一般, 他渾淪不分看起來像是混濁的水一般。 誰能讓那混濁動盪的水,逐漸歸於寧靜,慢慢變得清澈; 誰能讓它安歸於靜,再慢慢啟動、徐徐生長。保愛此道的人懂得不自滿,正因為他能夠不自滿,因此他能夠去舊更新。

(道德經41章 也有精采的描述:)

退

(意譯:)(轉載網路)

因此古來成語說:光明之道,像是暗昧;前進之道,像是後退;平坦之道,像是崎嶇;高尚之德,卑如山谷;大功彰著,像是受辱;廣博之德,像是不足;剛健之德,像是偷惰;質樸真實,像是空虛;方正廣大,便無棱隅;宏偉器識,不必期成;大道之音,無聲可聞;大道之象,無形可見;大道隱微,無名可識;就只此大道善於助長萬物、成就萬物!

(道德經45章 也有精采的描述:)

(意譯:)(轉載網路)

大道之成,若有所缺,它的作用,永不衰敗!大道滿盈,若有所虛,它的作用,永不窮歇!大道平直,像是屈折;大道巧妙,像是愚拙;大道善辯,像是口訥, 行動可以克服寒冷,安靜可以克服暑熱; 心神清靜方可以君臨天下。

我在現實生活中 確實見識到這樣子的人  外表平凡無奇 骨子裡 卻是真正高手 他們有一個特點: 真正的高手出招 無招勝有招 表面不着痕跡 卻是威力無比 

老子在道德經 15,41,45章  以老子一向"與世無爭"的論點 特別強調"自然無為"的特質 表面柔軟無為 骨子裡 卻有"大化乾坤"的威力

道德經 15章 最後幾句 <   而 > 用更明白的話語來說  只要"塵埃落定" "水落石出" 手指輕輕一 撥  就能化轉乾坤  這就是高手<無招勝有招>的祕訣所在  重點 是你  <   敦  >的功夫 有多深  你出招使力 就有多輕鬆了! 

至於道德經 41,45章 所說 <大O若O> 或類似等語 更是一語道破<高手無招>的讚嘆語呢!     

下次你看旁邊那個"不起眼"的人時  小心注意一點  因為他可能是"不知何方的高手"呢 ?! 

(補充:)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也是高手無招勝有招的典型寫照  此語非出自老子道德經 而是 出自宋蘇軾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 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Mar 18 Fri 2011 11:42
  • 窗外

DSC_0097-2.JPG 

昔日生病臥床(重感冒之類) 足不出戶  卻看窗外世界多麼美麗 陽光多麼燦爛 小孩歡笑的聲音 多麼悅耳

昔日 準備大考(大學聯考之類)的時候 也是足不出戶 (集中精神 埋頭苦幹-苦讀-精進) 卻看窗外世界 也是多麼寬闊  多麼綺麗  多麼多采多姿

現在 做為一個浪跡天涯 浪跡海角 一再尋覓的旅人  疲倦了  放下背包  想休息一下 

現在 做為一個 閱覽群書 沉思又沉思  一再尋覓的讀書人  也疲倦了 合上書本 也想休息一下

如果有一天  當幾乎已經走遍天涯海角  當幾乎已經讀盡天下書籍 依照道德經25章的說法"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觀地 觀天 觀道 觀自然 好像盡往外看  最後 真的很疲倦 真的想休息了  回到書房 再望向窗外 覺得似乎已經看盡"窗外"  驀然回首 發覺 最最後  竟然自己仍然是孑然一身 還是要回到自己 這個時候 道德經47章的說法 "不窺牖 見天道"的境界  借由反躬自己  就可以印證了吧 ? (前賢一再強調 天地是一大宇宙  人自身是一小宇宙  即此之謂)

原來人們 不到外面走一遭 很難找到自己呢! 所以道德經25章47章的說法 是循序漸進 相輔相成 沒有矛盾呢! 

本篇補充敘述 前篇"不窺牖 見天道"的不足

(2011,03,12筆記)

(後記:)

以上文章 為 2011,03,12所寫 今天已經是2011.3,18 日本宮城大地震 引起的福島核能輻射外洩災變 災情正升高中 祈望災情趕快控制住 天佑人類!

人類既不了解"自然"(不曉得對"大自然"謙卑)  又不了解"自己" (不曉得自己的貪婪 貪得無厭) 一旦"大自然"反撲 遭殃的是人類自己 結果都是人類自己惹出來的災禍!  向上帝借膽  又沒有上帝的大德大能來駕馭  這是人類的悲哀!

本文章 旨意在能"反躬自己" 日本大地震引起的世紀核變災害 更佐證我所說 天憐人類的傲慢與無知  天佑人類!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4928.JPG 

孩子, 窗外的風景, 雖然漂亮, 但是..................

DSC_4882縮3.JPG  

不窺牖 見天道

(道德經 47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白話譯文:)

              不出門戶,知得天下大道;

        不窺窗牖,見得天理自然;

        那出離自身愈遠的,對大道的體會也就愈少;

        因此,通達自然大道的聖人不往外追求,心中自有體會;

        不往外窺探,言說自然明白;不造作執著,活動自然天成。

(我的體會:)

        古時候的讀書人 講究"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指的是對"知識"的博學多聞    是"心性"以外的東西  這裡所說"不窺牖 見天道" 不假外求的  應是指"智慧"而言  "知識"不等於"智慧"  知識大多往外求得 智慧則在我們心性裡 本來俱足 只要"明心見性"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一般所說的所謂"聰明" 應是指"知識"的博學多聞而言  而真正的"高人" 能指點人生迷津的人  境界高超的人  我們才稱他為有"智慧"的人  以下是王邦雄教授 所著作"道"一書中 對此的論列: <當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皆屬形構之理的研究 人文學門 則屬存在之理的開發 前者是知識的學問  後者則是生命的學問 這是當代哲學大師 牟宗三先生所做出的分判> 換言之 前者是知識 後者才是智慧

莊子內篇「養生主」開頭即謂:<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  殆已  已而為知者  殆而已矣!> 這裡莊子所謂"知也無涯"指的應是前段所指的"知識"而言  至於"智慧" 依前賢大德及得道高人指點 應當"止於至善" 既然如此 <知止而後有定>(大學)  就沒有<以有涯隨無涯>的危險了

人生無常  眾生幾乎都在不安情緒中浮沉  追尋"安心"之所 在何處?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固然是大家一向的旨趣  而"不窺牖 見天道"的真智慧 應才是大家 真正所求  我也 願置"座右銘"一則於右上角自勉 乞求些許"智慧"於區區一隅     

 

 

 

    

 

 

 

文章標籤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01289.JPG 

Abraham Lincoln 亞伯拉罕 林肯

趁春節期間的空檔  翻閱幾位歷史人物的事跡  林肯的行誼 頗獲我心

由於工作需要  很多人必須上台"演講"(五分鐘至兩小時不等) 包括我自己在內.   因為常常苦於 不知如何啟齒的窘境  有時 不免注意起有關"演講"的諸多問題與細節來  包括演講技術台風內容等等  聽過無數次"演講" 也看過無數篇演講辭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 林肯的蓋次堡宣言

蓋次堡宣言 只有278字  發表於1863.11.9  演說時間不超過三分鐘

蓋次堡之役 是美國南北戰爭中 最慘烈的一役  雙方七千名士兵陣亡於蓋次堡小鎮 後來美國政府在蓋次堡小鎮 覓得十七英畝土地 作為此役喪亡英靈的墓園  墓園揭幕式 當局禮貌性 邀請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 蒞臨發表簡短演說 重頭戲卻是當時美國麻薩諸塞前州長 著名的演說家 愛德華艾佛雷特長達兩小時的演講 

後來証明 人們已經忘記了這兩小時講了什麼? 誰講的? 反而記住了 林肯不到三分鐘的演講 就是這篇蓋次堡宣言

本篇文章記錄 林肯蓋次堡宣言的演講始末  讓從事演講的人 (包括我自己) 做借鏡: 話不在多 而在精 寧可少說 不可贅言  聽的人 才能記住你講了什麼  果能如此 那才是真正"大人"了

<註>參考維基百科 蓋次堡宣言 中英對照原文:

  

八十又七年前吾輩先祖於這大陸上,肇建一個新的國度,乃孕育於自由,且致力於凡人皆生而平等此信念。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當下吾等被捲入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是否此國度,或任何肇基於和奉獻於斯者,可永垂不朽。吾等現相逢於此戰中一處浩大戰場。而吾等將奉獻此戰場之部分,作為這群交付彼者生命讓那國度勉能生存的人們最後安息之處。此乃全然妥切且適當而為吾人應行之舉。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du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 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is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但,於更大意義之上,吾等無法致力、無法奉上、無法成就此土之聖。這群勇者,無論生死,曾於斯奮戰到底,早已使其神聖,而遠超過吾人卑微之力所能增減。這世間不曾絲毫留意,也不長久記得吾等於斯所言,但永不忘懷彼人於此所為。吾等生者,理應當然,獻身於此輩鞠躬盡瘁之未完大業。吾等在此責無旁貸獻身於眼前之偉大使命:自光榮的亡者之處吾人肩起其終極之奉獻—吾等在此答應亡者之死當非徒然—此國度,於神佑之下,當享有自由之新生—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當免於凋零。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注釋: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為(wéi)人民所擁有的,被人民所控制的,為(wèi)人民而服務的——民有、民治、民享。

        2011.02.19 筆記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以萬物為芻狗.bmp 

德經的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解釋:

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

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

古代專用於祭祀之中,祭祀完畢,就把它扔掉或燒掉。比喻輕賤無用的東西。

橐籥是什麼東西?橐就像氣囊這樣的東西;籥就像畚簊這樣的蓋子。合起來就是指風箱,是古代拿來鼓風用的,跟現在的鼓風機當然不同,不過作用是相同。他就把天地比喻成像橐籥、風箱:氣囊這部分,在古代可能是用獸皮做的,就當作天;而像畚簊、板的這個部分,就當作地。所以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手風琴,那麼一伸一縮、一張一合,就有風可以吹出來,這就像天地一樣。當然氣囊、風箱裡面是虛的、空的,沒有東西啊!所以就接著虛而不屈,這個屈字 解作不竭,就是用不完,它是空的,沒有東西的。可是這麼一伸一縮 就有氣出來,源源不盡,用不完,這就像天地一般,天空是虛的、空的,我們在裡面生活,都用不完。動而愈出,越鼓動,風出來得越多,源源不斷的氣就出來了


多言數窮,「數」多解作快速的「速」;但解作原來的「多」的意思就可以了。因此,整句就是多言多窮的意思。不如守中,因為他前面已經說了,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就是多所作為,相當於你要仁,或者是不要仁。而多言數窮意思就是不要有太多作為,也就是不要仁,也不要不仁,應該要保持仁而不仁,也就是要虛,就是要保持「以萬物為芻狗,以百姓為芻狗」的狀況,保持這個樣子,不去干涉;你越干涉,越技窮,越弄不好。不如守中,就是守在虛的狀態。什麼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怎麼要不仁呢?老子這麼說的原因,是針對當時已經有一套的說法——認為天地是仁的,聖人也是要仁的,它是針對這個來對的。因為他把真正意思——天地仁而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舉出一個實例來,來描繪這個狀況——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個描繪 真是太生動、太精彩了!。多言數窮,就是你多言,嘮嘮叨叨的  猶言很多法令,就是管很多,法令很多,那就相當於聖人要仁,要管那麼多;不仁,要管那麼多。那他就沒有做到仁而不仁,這樣就會多窮。所以不如守中,那個中就是虛,守在這個狀態,那麼當然就是守在以萬物為芻狗,以百姓為芻狗的狀態。

子昆心得:

人是具"情感"的"萬物之靈",  依照以上"芻狗"的理論 (大道無情 --太上清靜經語) ......就是"至愛" 也只是"過客"而已 .....有時 叫人不勝欷歔, 不知世間情為何物?   我想道德經第五章這篇文章,  只是告訴我們要"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語) "無執"而已吧?    也許在上帝的眼中, "情感" 也只是  像風花雪月一樣而已, 也許有一天 我們到了像上帝的 位置 ,才恍恍然大悟 ----原來這一切 只是整體圓滿中的片斷, 所以會因情而煩惱, 因情而苦痛, 只因尚未功圓果滿而已,  是不是 如果真的  有一天 能登上"圓滿"之境, 證得"菩提三眛", 再回頭 看這些"煩惱", 可能就會笑自己的傻癡吧 ?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DSC01287.JPG 

原文: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翻譯:
弟子阿難說: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親自聽到如來佛說的。在說此經的時候,佛是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與有德性的高僧及各弟子,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共同生活。那時候已經是快到吃飯的時刻。大夥兒穿上了架裟,拿著盛飯的缽,由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完了,便回到原處吃飯。佛吃過了飯,就將衣缽收拾乾淨,也洗淨了腳,親自在地上鋪好座位坐下來。

子昆觀點:

這一章 記錄佛為眾生說法之前 所做的準備工作  表面看起來 沒有什麼玄妙高深的大道理  盡是簡單平常的日常動作  卻也最務實 蘊含最高深的道理

<著衣持缽 乞食 還至本處 吃飯 衣缽收拾乾淨 洗腳 鋪座> 就是這些平凡的 日常的動作而已 卻記錄在金剛經 第一分裡 顯見其 非比尋常

 我的小小體悟是: 

  道理本來就在日常生活中  從小地方  就可以看到大格局 所謂"小地方" 不是說其"小" 就不重要 只是覺得"它" 沒有拖泥帶水 沒有多餘累贅 沒有猶豫不決 而且是必然的"關鍵"所在  一個"大"人物  必然有無數的"小地方"而成其"大格局"的  我看世尊這些"小"動作 正所以說明世尊是"大"人物  其實大與小 或是小與大 這個時候 已經沒有什麼分別了 

吃飯的時候 就是吃飯 不想喝茶的事  喝茶的時候 就是喝茶 不想吃飯的事  聽說這就是"禪境"  物來則應 過去不留 沒有罣礙 "治大國 如烹小鮮"(老子) 同樣的道理 做大事 也如烹小鮮 舉手投足 談笑之間 大事化小事 小事化沒事 以小御大 其瀟灑從容之姿 不過如此吧   所以世尊 著衣持缽 乞食 還至本處 衣缽收拾乾淨 洗腳 鋪座 正所以 有大內容 要告知眾生阿 ! 

再說 世尊成佛前 也是"眾生"之一  也要飯食 維持凡胎肉身體力 才能弘法 世尊初摸索修道時 曾厲行苦行 終至餓昏 被牧羊女救起  餵食羊乳 始恢復體力 世尊從此乃棄絕不切實際的苦修法門  轉趨現在我們論列的佛法 金剛經 是釋迦牟尼佛論述佛法最重要的記錄之一 所以會在金剛經的"法會因由分第一" 談起 乞食 還至本處 收拾 洗腳 鋪座諸問題  應該有其深遠道理的!

我很欣賞 言語簡潔 舉止從容 氣氛瀟灑的典範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所述說 頗有這份味道  我很喜歡!  

(註:)<回歸本來 道在日常> 應是本篇旨趣所在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0795.JPG 

以前長輩常常以稻穗愈飽實 頭就會愈低下 來教誨我們做人要謙虛的道理 那時言者諄諄 聽者藐藐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認為那只是地心引力原理 借題發揮而已

今日想來  境界就完全不一樣了  深入許多  那稻穗愈飽實 頭就會愈低下 誠然是受地心引力影響  頭愈低下 身體就會愈貼近地面  那為什麼愈接近地面 就會讓人 愈"謙虛"呢? 因為身體愈接近地面  "心"也就愈"土地化" 會有大地的德性出現  人自然就會有"大地的德性"(土氣)出來  謙虛的德性就自然流露出來了!

人的心境修養 大都是先從對土地的認知而來  道德經25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的覺悟  將人效法地 排在第一順位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魯黎的詩: <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 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做泥土吧 !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這種心懷 頗能與土地的德性 合而為一 黃金珠寶 華屋美廈 富貴榮華 這些也許只讓人羨慕一時 卻無法讓人信服  反之只會令人敬而遠之 甚至於冷眼觀之 更不能令人折服  唯獨那胸中有土有地的人 有土地情懷的 如魯黎詩描寫的境界者 才能讓人折服

這是酸葡萄作用 還是高調 ?  還是真有這種境界 ?

再舉例言之: 弘一大師 李叔同 自號為"二一老人"   那二一呢?

                  <一事無成  人漸老

                   一錢不值   何消說 >

弘一大師的才華造詣 及對眾生的影響 何以說一事無成呢?   何以說一錢不值呢?   他把自己 貶抑得像土地 一樣平凡  心中卻彷彿有大地的德性 成長萬物 而不居功 誰說視富貴如浮云 珠寶如糞土 是酸葡萄作用 是高調呢 ? 弘一大師  二一老人  不是已經 做到這個境界?

一位得道者 絕不會自誑自己得道  一位大德者 絕不會自誑自己大德  一位大能者 絕不會自誑自己大能  這種境界 這種體悟  不到某種地步 難能了解體悟 昔日的幼稚無知 令人自慚形穢  今日的稍窺堂奧 或許只像小孩 在浩瀚大海邊 拾獲 一個 小小美麗貝殼而已  更有無垠無窮的寶藏 待挖掘呢!

以上 因最近深感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一山還有一山高" 特披露心情心得 自勉勉人  自勵勵人而已 !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0044.JPG 

看多了政客爾虞我詐的表演 社會有心人士的 結黨對立 族群分裂 互相攻訐 自以為是的真面目 使我想起一部小說 <傲慢與偏見>裡的角色 套一句佛教名詞 這些都是"嚴重我執 "(有所住 而生其心)引起的"無明"現象 每個人都執著於自我的想法  引發出來 就是傲慢與偏見了 有時站在較高層次的"制高點"看  人們的傲慢與偏見 叫你嘖嘖稱奇 嘆為觀止

我在想 人們為什麼頑固的堅持自己的偏見 甚至於達到傲慢的地步?  一方面 如果不堅持自己的偏見  則自己辛苦所建立起來的"價值體系" 可能一下子崩潰瓦解  再行建立這個體系 又是一個"大工程" 沒有幾個人 願意做這種"大破大立"的工作  寧願姑息沿襲舊習慣 依舊思維 做下去  就是錯了 也在所不惜  另一方面  既然我們落入凡人世間  不免立場各異  各有所好  所以堅持自己的偏見 可能是生存競爭的手段 有時 甚至於達到"不擇手段"的地步  則真是令人慘不忍睹 這是相對世界的宿命與悲哀 

宗教家 (或哲學家)對傲慢與偏見的觀點:

(金剛經語) "無所住而生其心" "住"字 可以解釋為"執著" 所以金剛經這一句話 就是"不要執著"的意思  換言之"執著"就是傲慢與偏見的原因

好比爬山 (如圖解)

爬上O 點 (絕對的 制高點 之境界) 從O點 看A點及B點 從上往下看 沒有罣礙 看得清清楚楚 只有絕對  沒有相對........沒有傲慢與偏見........

只停留在A點或B點 不管從A點看B點 或是從B點看A點 橫向左右看 則互相看不清楚 中間有罣礙 有嚴重的相對性.........傲慢與偏見 就產生了......

 O 點的境界  是不是"高調"?

真的有人  為人處世 得到大多數人的讚揚 讓人心服口服 這樣 可以解釋 因為他(或她)沒有偏見 沒有傲慢 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歡 這就近乎在O點的境界了 但是即使在O點的位置 仍然有被毀謗的時候 那純然是"志不同道不合"所致 要另當別論了(佛陀 和耶穌都曾被 毀謗過 但今天卻被大多數人 接受)

有的人  人見人厭  則一定是 自私自利 充滿了"傲慢與偏見"的相對執著 那表示 仍然滯留在A點 或仍在B點  與不同相對位置的另一方面  因為所見不同  意見也就不同  就會發生磨擦 所以煩惱因此產生  這是一般人的見解 不是O點境界

理論上說得通  實務上也能得到驗證  就看 做與不做而已了  這就是宗教(哲學)的觀點

其實 人生許多面向  不只為人處世而已  包括名利 事業 情感 生死 等等 如果執著於相對 最後總是痛苦收場  能超脫於絕對 最終才能歡喜收場  這是 就以上道理引申  舉一反三  領悟出來的心得 

傲慢與偏見.bmp 

本圖  僅做比喻參考說明而已  不要執著它的形象  子昆謹識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SC_0026.JPG 

魚兒快樂嗎?

快樂之魚.bmp 

(原文):

莊子〈秋水〉云: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譯):

根據高柏園的分析可以闡示如下

1.莊子:魚樂。
2.惠子:莊子不是魚,怎麼知魚樂。
3.莊子:惠子不是莊子,怎麼知莊子不知魚樂。
4.惠子:我不是莊子,當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樂。但是,莊子不是魚。       因此,你不能知魚樂,亦是必然矣。
5.莊子:讓我們從頭開始。你惠子剛才已說「你(莊子)怎麼知魚樂」,這       句話,這表示你不是我而能知我知魚樂,否則,你根本也不會問
我這個問題了。既然你不是我而能知我知魚樂,我當然也可以知      
魚樂了。

(辯論焦點): 

惠施的觀點是 人只能自知  不能他知   而莊子的觀點則是 人既可自知  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分析):(轉載網路文章-摘要)(原文作者:高立穎)

在思想上,莊子認為:人必須自覺人的存在,是和無限時空中大自然的有機運作,息息相關的。人必須要用自然來關察「一切」。自然像是一個渾沌,人也要像一個渾沌。換句話說:人不要從他人而畫出自己,不要從自然而畫出人,不要從無價值而畫出有價值,不要從過去和未來畫出現在,不要從死亡畫出生存,不要從無限畫出有限。這樣才能超越束縛而得到自由。這就是莊子哲學最不同於諸子百家的地方。莊子的哲學是自由的哲學。是把生命放入無限的時間、空間去體驗的哲學。

惠子在藝文志之內被列為名家,雖然他沒有俱備一個完整體系的著作,可是惠施可以說被尊為中國邏輯學派之一的大宗師。要了解惠子,就先要了解什麼叫做名家。「名家」這一個名詞是漢代區分學術類別上的一個表現,而且這個學派和儒家、墨家、法家等家各以其學派的實體存在著,各有其理論的依據
,可是在本質上卻是性格迥異的。而在先秦的名家當中,比較著名的有惠施、公孫龍、鄧析等人。有些人認為名家可說是中國的邏輯學派,其中惠施、公孫龍更是以詭辯為他們研討的中心。

由濠梁之辯可知莊子不但主張「物化」,且主張「通萬物」,故齊物論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所謂「通萬物」,是指「物化」的極致。如果沒有做到「物化」,就無法「通萬物」。「物化」是指自己與某物沒有任何差別,而「通萬物」,則是自己本身與萬物已融為一體了。必須與萬物融為一體,才能合於自然的妙道,而「物化」不過是其中必經的步驟而已。

莊子主張化除二元相對的關係,去除相對關係的分別與比較,故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無論是大與小、貴與賤、是與非、彼與我都可以呈現渾然為一體的狀態,進入無分別可言的境界。所以莊子只要站在橋上,就可以知道濠梁之下出遊從容的魚樂。由此可知,莊子他超越了二元對待的關係,將人與魚
、物與我之間那種相對的關係,化為無有的對待,因此而達到了人魚如一、物我無間的「無待」化境。莊子「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渾化對待為「無待」。莊子止息了「分別之知」的運作,進入了心靈結構的上層。

但是,為什麼莊子可以感覺得到魚樂而惠子卻不行呢?這是因為他們心靈上的境界的不同的緣故,所以莊子得以進入無待之境,並且深切的體悟魚樂,
惠子受到了「分別之知」的主導,區隔了人與魚,將物與我分為相對的兩邊,也就是說他是處於二元對待的關係之中,因此可說是他們二人的心靈上的境界有所不同。另一個原因是「直覺」。莊子混同人和魚、物與我的心靈,即是依「不落兩邊,無所對待」的中道所建立的「無待之心」,「無待之心」空靈而不執著,使他得以「直覺」感知魚之樂。觀看莊子所說的第一句話及最後一句話即知:「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我知之濠上也」,在此,我們看不
到任何有關於「分別之知」的分析思辯,而是很單純且直覺的感受到魚的快樂
。也就是說莊子是以「無待之心」的直覺而知魚之樂,這個自然不是「分別之知」所能到達的境界,所以惠子沒有辦法感受到魚之樂。說出「鯈魚出遊從容
,是魚樂也」的莊子,其精神是處於不被任何對待關係牽繫的絕對自由之境。
正是一種「精神自適自得,一無拘繫羈絆」的逍遙。

在莊子逍遙的世界中,他不能忍受語言文字所帶來的是非對錯,及其對認知的束縛。莊子知道,知識和文字所能表達的,是有差距的,所以莊子希望做到得魚忘荃,得意忘言,得道忘知的功夫。人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對於一切的可能性予以尊重,莊子對於自由與認知的堅持,最終的目的就是在於解放人的思維,思維的自由,也只有在人的精神獲得解放之後,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也只有此時人的意志才能自在的翱翔於認知的天空。

莊子的思想有其特別的地方。他的基本立場在於在大自然萬物之中來追尋道。首先,要把各種外在有形的限制排除,例如:空間、時間、生死、義利,第二步就要設法回歸內在,因為一個人一生中所接觸到的苦樂,都是由他的自我所造成,也是自我在感受這些苦樂的,為了回歸內在,莊子提出了三個步驟
。第一,要弄清楚什麼叫做知,第二,從知回到心,第三,提升到天人合一。所以,道家思想在發展到莊子的時候,就是要化解外在的限制,回到內心思考一下,從人的知,回到人的心,把人的精神狀態掌握住,讓它不受外界的干擾
,然後向上提升。提升到最後就可以跟宇宙化而為一

一個人如果精神到達「天人合一」的層次,且與道和諧而遊,對他來說,人生將不會有任何困難的。

從莊子「魚樂」論道家「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及其所關涉諸問題〉中主張,「魚樂」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一朵花可以看到天堂,一粒沙可以看到世界」,在莊子「萬物通」與萬物心境交融的情況之下,我想可以用這一句話來形容吧!

,莊子主張魚在水裡面完全忘記自己是魚,完全忘記自己跟外物有什麼差別,在裡面悠遊自在,我們人應該也要像魚一般忘記自己和外物,這樣,才能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才能夠和魚一樣的快樂。

總之,莊子在道與物上面,總是重視要「合一」,道與物是生存在一起的
,莊子把握住個體的生命,認為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萬物的內部都有道的存在,所以世間萬物都是道的一體。並且它任順時空渾然一體,最後從心以適道。所以莊子打破了物我之間相對的觀念,然後「還歸自體」,也就是說他打破了相對之後,並非使自己獨樹一幟,不然的話,這樣又會產生了另一種的相對。真正的絕對存之於相對中,真正的打破相對,乃是還他一個絕對。

莊子與惠子這一場重要的辯論帶給了後人很重要的啟示,而這些啟示並不是在探討誰勝誰負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惠子的辯論是採邏輯的方式,推理嚴密。而莊子的辯論是以他從大自然獲得的智慧基礎,加上他的修持功夫所產生的特殊能力,與萬物相感應,來回答惠子的問題的。

追根究底,為何莊子與惠子會有這一場垂名千古的辯論呢?主要就是因為他們的中心思想的不同,這個差異導致莊子很直覺得表示魚是快樂的,當萬物和道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就已經沒有物我的差別了,因此莊子可以說是感性的。惠子帶有邏輯學家理性,他不相信物我是沒有差別的。既然他們的立足點很背後的思想理論截然不同,那麼我們就無法去判定誰勝誰負的,因為那是沒有意義的。而值得我們去細細體味的,是他們的精神和他們的中心的價值觀。

(子昆的觀點):

 領悟人生的"妙智慧"(即六祖壇經 所謂"見性") 與羅輯演繹推理或歸納所得的"知識" 是不一樣的  "思量即不中用" (六祖壇經行由品第一)  一有"思量"(思考推理)  就落入 文字符號的名相與對待中  是為"理障" 依照五祖弘忍大師評斷"仍未見性" 所謂"妙智慧" 有如當頭棒喝 靈光乍現 剎那領悟 豁然開悟 無有滯礙  惠子學富五車 知識淵博 但卻只是"知識"而已  莊子則更上一層樓 已經有了六祖壇經 所謂"見性"的境界 ("妙智慧") 所以我給莊子更高的評價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0018.JPG 

凡做過 必留痕跡

凡走過必留痕跡.bmp 

凡做過的事 不論大事 小事 善事 惡事 都會留下"痕跡" 好像走過 必留下痕跡一樣  而且據說這"痕跡"(或說是"效應"吧!) 最後都會回到 做過的人 走過的人的"自己身上"

如此說來 惡事 不論大小 都不要去做才好  好事不論大小 多多做去 總是不錯吧? 宗教家勸人"眾善奉行 諸惡莫做" 應該就是本於此理吧?

但是有另外一派的說法 認為"船過 水無痕" 就是 壞水滿肚 為非作歹 毫不顧忌 好像"神不知鬼不覺" 就覺得"沒事"一樣  真的是"船過 水無痕"嗎?

再說例如 像過去發生過的種種"精彩往事" "愛恨情仇" 難道只因為已經"過去" 就"煙消雲散"了嗎 ?

近讀多種宗教哲學的書籍  加上人生的幾番閱歷  有如爬上"上帝" "佛陀"一般的"制高點"上來看  事情不是就此"了了"的 ! 凡事必有其前因後果 做過必永遠存在  最後各歸其位 回到自己身上  不能逞強的!

進入人生的酸甜苦辣 當然能 品嚐人生的精彩 但是能夠 進污泥而不亂  出污泥而不染  旁觀人生的酸甜苦辣  則不是更瀟灑嗎?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1188.JPG 

#這是多年前的剪報文章  日本名作家武者小路實篤原著  韓良俊所譯 內容是為人處事的態度  那些令人喜歡  那些令人討厭  具體而細膩  卻不流於八股教條 空洞口號  頗適合修心養性怡情及為人處事之用  我珍藏品味多年之久  當成是一生奉行的座右銘  由於年代久遠  原剪報已泛黃破爛  文字也已模糊不清  今趁空檔  重新用電腦打過  重新珍藏 並寄好友知己分享:

 

喜厭       韓良俊譯

@我討厭沒有同情心的人

@居心叵測的陰險的人 我也討厭

@強人接受自己真正價值以上的事實者 我也討厭

@貪得無厭的人 心地狹窄的人 我也討厭

@喋喋不休的人 蹂躪他人的沉默的人 我也討厭 

@好管閒事 毫無顧忌地破壞他人獨立性的人 我也討厭   

@吹毛求疵  而沾沾自喜的人 想利用別人的人  我也討厭

@想叫人討厭的人 我會討厭他 想令人喜歡的人 最好丟棄叫人討厭的性質

@不明他人的想法 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隨便亂說的人 我無法喜歡

@我最喜歡富於同情心的人 肯承認別人長處的人

@忠於工作的人  未能見諒於人時  退而求良心所安的人  我最喜歡

@不怨天尤人 卻承認自己短處的人 我最喜歡

@歡喜他人的幸福   同情他人的不幸的人   我最喜歡

@心智精密的人  生長力強的人 淡泊而不令人不快的人 深慮而有勇氣的人非利己的人 發現他人缺點之同時   也承認自己缺點的人  我都喜歡

@純潔無瑕   能感受純粹愉悅的人 我最喜歡

@大度量 而敢於決然實行自己所信的人 我最喜歡

@不畏縮的人 不膽怯的人 不攝於他人的意見 卻按照自己內心的要求 而生活的人 我也喜歡

@內才充實的人  跌倒又爬起來的人  守本份的人  安於一己所宜之工作的人  不自欺的人   最喜歡    最喜歡

                                    武者小路實篤原著  韓良俊譯   2008年 2月 15 日重寫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1212.JPG 

這是我收藏的彌勒祖師銅像 與達摩祖師石像

一個"笑眼"看世界  一個"怒目"看世界

一個代表"容"的精神  一個代表"忍"的精神 

但是這兩尊佛像 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單從他們身體的形狀來看

就知道:

他們所要啟發於我們的

都是圓圓滿滿的道理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8590.JPG 

天不言 地不語  我也無話可說

因為說了 又怎樣 ?

有時候"沉默"代表了一切

沉默是金

補充:
此篇 乃有感於親朋好友的先走 頓覺所有言語皆是多餘 所以有此無言之作

奉天菜菜鳥 於 2012/09/13 17:46 回應

在凡塵俗世間 果然是 天不言 地不語 我也無話可說 因為說了 又怎樣 ? 有時候"沉默"代表了一切 沉默是金

於三期大業中 雖然是 天不言 地不語 你一定要說話 因為現在不說 等什麼時侯說 ? 有時候"沉默"代表了天地沒有人才 沉默是金嗎?

版主回覆:
前賢諍言 言之成理 顯非"菜鳥"之論 "菜鳥"應屬自謙之詞!
糾紛計較 虛偽客套 言不及義 則多言何益? 不如沉默是金!
一言九鼎 一動千秋 則言所該言 為所應為 何必沉默呢?
不過 還是謝謝前賢的建言! 謝謝 請以後多指教!

ijken 於 2012/09/13 22:26 回覆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多年前 "台灣省民眾服務社" 發送勸善卡的正反面:

DSC01083.JPG 

DSC01082.JPG 

因為文字內容簡潔中肯  佛像姿態自然莊嚴  所以這張卡片 一直珍藏至今

通常一般所見到的佛像姿勢 多為"正襟危座" 其手足姿勢 也是"有板有眼" 令人看來 比較有"距離感" 而這裡圖示 所表現的佛像姿勢  則是少見多了  一足自然垂下  踏在須彌壇上  另一足 踞起置於座上  一手輕撫於其膝上  另一手輕壓座上  略做支撐身體狀  頭臉略為低傾 作閉目思維狀  姿態之優美  神態之恬靜  結構之準確 手法之簡潔 均達到了高超的水平  令人自然升起 尊敬之心 及平易親切的感覺!

我始終不知 這是那一尊菩薩 那一尊佛  這種姿勢代表什麼意思? 略做功課後 後學 認為應該是"思維菩薩"法像 不知對 還是不對? (請指點)

思維菩薩像是佛像造型中很特殊的一種  它表現的  是釋迦在菩提樹下  進入冥想而終大徹大悟的故事 (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 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  你看 菩薩那優美的姿態  引領著心靈無限的遐想  而神秘的笑意  在嬰孩一般天真的面龐中微微流露  彷彿在冥想中  已頓悟佛的真諦

思維菩薩的姿勢 表明菩薩的思想境界 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地步  所以菩薩的眼神就顯得嫻靜  旁若無人 借助這種特殊的姿勢 來表達菩薩內心世界的豐富情感和思維活動

我想 大多數的我們 都不敢說 自己已經獲得"究竟涅槃" 我們仍然在"修煉"的半途中 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 等諸多苦痛煩惱 不免迷茫 看看這尊思維菩薩聖像 或許能讓我們獲得更多開示 

祝大家都如 這張卡片 背面所提示 "常存體諒之心" 心存體諒 則心胸海闊天空 世界上 大無不包 細無不載  無有不能容  無有不能忍 則一切平安矣 !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SC01034.JPG DSC01032.JPG

DSC01033.JPG 

兩位大德者  賜贈給當事人的珍貴墨寶 由於其內容 "鼓勵與預言"兼具  其寓意甚為深遠  現在觀來 令人佩服大德者的睿智  特予以記錄留念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bmp 

黃帝 陰符經: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盡矣

天有五賊 之者昌 五賊在心 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  萬化生於身

天性人也  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  以定人也>

天地的運行 萬事萬物的榮枯  都有它一定的道理可循  所謂天有天理  地有地理 人有人理  物有物理  事有事理  文有文理  道有道理....."觀天之道"的精髓 就在這裡

<人>  只要依著這些道理 做去 就對了......這就是"執天之行"了  "盡矣"為圓滿祝禱之辭 !

"五賊" 按前賢的說法 就是金木水火土 五大假合 言其"賊" 形容 天地之運行萬事萬物 如偷 幾乎不着痕跡 卻能成其大事

人 如果能了悟這一層道理 順著做去 就能昌盛發達 以其合乎天地運行之理呀!

<宇宙在乎手  萬化生於身 > 提到"手" 也提到"身" 各界對<手身> 有極精闢的見解 因為行天地之道 離不開自身 離不開雙手 仔細想想 沒有了身體 沒有了雙手 還真做不出什麼事呢!

<天性人也  人心機也> 指人心 被五蘊遮染 "心機"重重  已經不復赤子天心了!

<立天之道  以定人也>  將"人心" 比齊"天心" 做去 就是這一篇文章的主旨了!

(註)本文含涵義極深  老子 莊子的道理  與此一貫相通  所以老莊的道理   說是本於此  亦不為過  近日常見新聞 人們有違天逆地作為的報導  心有所感 特翻古籍藉文舒懷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蘋果落地.bmp 

蘋果落地  牛頓看到這一幕  物理學上便有了重大發現  "萬有引力"的學說 因此產生 大部分的人 見這一幕 已經很"習慣了" 所以也就見慣不怪   說不定他們還會 反問"難道蘋果瓜熟蒂落 還會飛上天 不成?"  有的人 可能被落下的蘋果 砸到 順便撿起來 擦拭一下 就吃了起來 大快朵頤 心裡可能在想"天賜美食 不吃可惜" 有人 認為被蘋果砸到  好運將來到 趕快去買張 樂透彩 大做發財夢 ..............

如果是你看到蘋果落地  或是被落地蘋果砸到  你會想什麼?    如果是我碰到這些問題  其實我什麼都不會想 只會想到普羅大眾遇到同樣問題時 他們想什麼?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命禮讚.bmp 

朋友從美國寄來一部影片<生命禮讚> 敘述鮭魚返鄉可歌可泣的故事 看了令人動容  讀者朋友 有需要的話  請告知我  我可以轉寄檔案給您 

鮭魚返鄉 ---鮭魚在陸地淺灘溪流誕生 童年也在附近水域渡過 成魚則已游向大海 "討生活" 擇偶產卵季節到來 則要溯來時路 沿陸地淺灘溪流逆流而上 返回故鄉 完成繁衍下一代任務 才泰然死去   生於故鄉 也死於故鄉  回歸自然  這一段歷程危險重重 可歌可泣 見者無不感動 常被用來引證大自然 (尤其是人類)  都有 渴望"歸返原鄉"的潛在動力

狐死首丘---以下為古籍對"狐死首丘"的一些記載 證明古人也發現了大自然的這一個偉大現象 : 語本禮記 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 仁也 傳說狐狸死時 頭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或對故鄉的思念.  淮南子 說林訓:鳥飛反鄉 兔走歸窟 狐死首丘 寒將翔水 各哀其所生. 楚辭 九章: 鳥飛反故鄉兮 狐死必首丘. 補注:丘  是狐窟  穴  根本之處  雖狼狽而死  意猶向此丘  喻對故鄉的思念

落葉歸根---這 更是 隨處可以見到的自然現象 細想之 落葉歸根 不僅有"歸返根本"(原鄉)的寓意  更有"質能不滅"的深遠意義  (物質在"大自然"的 循環系統中 以各種形態存在  形態可能有變 總質量 卻是永遠不變的  能量之存在 於宇宙 也是如此 聽說 愛因斯坦 相對論公式(質能互換) E=mc2就有討論到這個領域 宗教界 也常以這個論點 說明"靈性"不滅的道理) 

..........................................................................................

鮭魚返鄉  狐死首丘  落葉歸根 ......................

皆是大自然現象  說明生命 不僅會自己尋找出路  也會自己尋找歸路 人類也是一樣  我很喜歡"生命禮讚" 這部影片  我也喜歡類似"狐死首丘"的說法 也喜歡"落葉歸根"深遠的寓意  沉思之餘  不禁反躬自省  我們找到出路了嗎? 我們找到歸路了嗎

有時候 我覺得人類"聰明"過頭 忘記了自己的出路 也忘記了自己的歸路 只是流浪生死  渾渾噩噩  真的是很悲哀的事呢!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複製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bmp 

孔夫子臨川邊 有一句有名的感嘆語: <逝者如斯夫 不捨晝夜> 〈子罕〉

單從這一句話 剖析 孔子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孔子應該是從動態的觀點 單線式的思考 來討論宇宙與人生的  所謂 "逝水一去不復返"就是隱含這種觀念的譬喻 而且只論述所見所聞 至於"形而上"的鬼神之說 頂多點到為止 不多著墨

做為孔子請教對象的老子(孔子曾多次請教老子 歷史上有記載的 就有捌次之多 孔子對老子有"猶龍之嘆"的感佩之語) 就有更深入的見解與看法:

(老子道德經》第廿五章: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反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 的宇宙觀 人生觀 就是<道>字  老子以<大 逝 遠 反>四個字 形容<道>

言其"大" 就包含有"小"的意思 與佛經<須彌藏芥子 芥子納須彌> 意思相同 

言其"逝" 就包含有"有"與"無"的意思 也含有"動"與"靜"的意思 孔子<逝水之說>擴大解釋 就是這個意思

言其"遠" 就包含有"近"的意思 有無遠弗屆 卻也近在咫尺的意思

言其"反"(同"返") 就包含有"去"與"來"的意思(與佛經"如去" "如來"的說法相同) 也含有"外"與"內"的意思 "虛"與"實"的意思

所以老子的論述 "形而上" "行而下" 皆有著墨 不僅言其"動態" 也言其"靜態" 不只是"單線式思考" 更是"圓環式的思考" 讓人有完整圓滿的感覺  類似佛教<無漏智>的境界

所以"佛" "道"思想  可以融合 加上"儒"家思想的實務理論 三教(儒釋道)合一的說法 並非不可能 宋明"理學"的發展 就是這樣子來的  此後的文人墨士 論及宇宙人生  皆多少融合儒釋道的思想  這證明一件事情  雖然眾說紛紜"正看成峰 側看成嶺" 所描寫的卻都是 同一座山  可惜的是"理學"末流 卻變成"空談" 倒是始料未及  原因 是學者論述失去<重點> 忽略所描寫的 都是<同一座山>的事實

以上粗略心得  歡迎指點 (2010/ 08/16)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