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 速畫像.bmp  

查理-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簡介:

是19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  1832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寫了歌劇、笑劇、隨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以長篇小說最為成功。先後寫的《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雙城記》、《孤星血淚》等長篇小說,這些作品把揭露與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英國的國家制度、政治機構和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社會關係,同時對勞資衝突和工人命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複雜的社會現實,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簡介:

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長篇歷史小說,情節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學經典名著之一。本書的主要思想是為了愛而自我犧牲,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巴黎倫敦

《雙城記》通過革命中一個家庭的遭遇,譴責革命的殘暴,但同時又揭露了革命前貴族對普通勞動者的殘酷行徑。書的開卷語,「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已經成為文學史中的經典名句。本書的最後,雪尼‧卡爾登(Sydney Carton)走上斷頭台之前回憶說:「我現在已做的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同樣是非常經典。

雙城記開卷經典名語(中英對照):

它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
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
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
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總之,那個時代和現在是如此的相像,

以至於它最喧鬧的一些專家,不論說好說壞,
都堅持只能用最高級的形容詞來描述它。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後記:

小時候 就拜讀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兩本中文譯本"文學巨著" 深受其格局與人文思想影響 此處特別標示雙城記開卷名語  乃有感於現實世界的對立與無奈 不管 是人性 思想 情感 信仰 皆在相對的對立中 更惶論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族群的對立與無奈了  可能我們一出世到這 "世間" 就注定 要在各種對立 各種無奈中渡過  誰人能跳脫這種對立與無奈呢? 雙城記開頭語所說<最好與最壞><智慧與愚蠢><信仰與懷疑><光明與黑暗><希望與絕望><春天與冬天><擁有一切與一無所有><天堂與地獄>可能就存乎 在我們<一念之間>而已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jk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